目錄
前言:
目標:
在57歲生日的時候,淨資產達2千萬,並以4%被動收入的方式邁向退休之路。
投資方法:
目前成果:
不動產:0 (NTD),有老車但沒房子。
流動資產:371.1萬 (NTD),完成度 18.6 %,增加 0.3%,項目如下。
流水帳:
10/4
判斷IEF目前為高點,賣出500 USD,獲利 30.4 USD。
目前成本:1,000 USD
10/11
因為DBA長期趨勢往下,不知何時才會探底。賣出500 USD,獲利5.15 USD。
當初是因為全球氣候變化而看好農產品的長期發展,再加上如果全球股市下跌,其他原物料商品會上漲,但是老P卻賣掉轉香港股市?
我自己也有點想不透為何要這麼做?
10/4
因為香港反送中抗議的關係,目前政局不穩定。老P認為香港以是中國的一部分,這種內部暴動終究會結束。開始投入1,000 USD購買EWH,逢低買進賺股息或是等價差。
10/23
0056除息1.8塊,買進一張。
我打算從今日到12月初,逢低買進5張。
10/29
以65.5塊買進一張鴻準,買進原因有點尷尬。
我明明知道應該把個股逐一退掉,換成指數ETF的。但看到大盤在歷史高點就變的畏畏縮縮,改攤平個股。
10/31
以23.26買進00692 x 0.5張。
老P是用定期不定額的方式買入這張股票,但台灣對於零股的交易實在很坑人,交易金額低於兩萬以下,手續費依舊收20塊。
感想:
“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,屬於他國內部的事情”,這種自掃門前雪的心態不就是中共要洗腦全世界各國的方法嗎?
這套用在台灣也是一樣的,眼看台灣的邦交國一個個被搶走,當全世界各國都認為台灣屬於中國的時候,這就等於變相的被統一了。
所以台灣與香港其實是唇亡齒寒,如果我們抱持著不管不理香港,那未來誰會為我們發聲呢?
恩….有點離題了。
現在的國家經濟模式和10年前不同了,以前是政客們努力拼政績,讓失業率降低、國家賺大錢,但又怕通貨膨脹。所以要依靠技術官僚(央行)降溫,達到各自分工的情況。
但現政客干預央行的行為越來越嚴重,三不五時吵著要降息,彷彿只要不通貨膨脹就可以拼命印鈔票,刺激經濟讓數據好看。
2008年的量化寬鬆政策是急救用的,但現在各國似乎越來越愛用這一招了。
但實際上,真的沒有通貨膨脹嗎?那越來越高的房價與股市,該怎麼說呢?
其實這只是政府對於物價指數的計算方式不同而以,所以人民才會無感。
明明全球的經濟成長、製造業指數、景氣燈號都出現趨緩的現象,但台灣的股票卻不斷的升高。
網路上開始有:『我想把定存解掉換買股票,哪一隻定存股比較好?』、『辭掉工作當全職投資者的可能性?』、『借錢買定存股套利的方式?』….這一類擦鞋童理論出現。
老P越看越覺得恐怖。
不投資嘛,怕錯過這一波成長的機會。投資麻,也怕套牢在最高點。
很矛盾的心理,對吧?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