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孩子幸福的推手

前言

因緣際會下在網路報名林火旺-教授的演講『當孩子幸福的推手』,當天發現自己是屬於非常年輕的聽眾,原以為這是專門講給孩子國高中的父母聽得,但事後發現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不容易,也是需要時間學習的。

老P個人認為小孩子是就讀幼兒園或是國小的家長,反而是最好的學習機會。

下列老P會分享演講內容與自己的心得。

演講內容

主題:

  • 主講:林火旺,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
  • 主題:當孩子幸福的推手

內容概要:

家長都希望小孩幸福,但是…

每個家長都希望小孩幸福,但何謂幸福?!通俗的說法是:有好工作、好伴侶、身體健康、家庭美滿…

那家長要如何讓小孩達成上述的幸福?

多數家長的作法是:從小叫孩子努力讀書、考上好學校和好科系、出社會就能找到薪水高的工作,用這樣的條件找到好伴侶,再好好打拼事業,就能家庭幸福美滿…

隨著科技時代進步與少子化影響,小孩比以往獲得父母更多關注,但青少年的自殺率卻節節攀升,2019年的青少年自殺率更高達6.2! (圖片取自親子天下)

為什麼現在的青少年自殺率越來越高?!主因是他們過的不快樂

孩子不快樂的原因

根據2020年聯合報的報導,『與父母衝突』是青少年不快樂的關鍵,所以上述父母認為小孩未來會幸福的道路,並不被小孩接受。

在2021年聯合報的專題:誰殺了台灣的青年?其中報導年紀15歲與18歲的青少年憂鬱程度是高峰,這也是孩子面臨高中與大學聯考的時候,但他們的主要壓力不是考試,而是怕辜負父母的期待。

現在相較於物質資源,父母的愛顯得稀少。許多家庭用物質灌輸孩子的愛,卻往往附帶條件,如果未達父母的要求便會抽取物質資源,或是讓小孩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這些。

孩子在錯亂中很難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善意與期待,更多的是自我批評與否定,最終走向自殘或是自殺的道路。

就算小孩依照父母的期望考上好學校也不見得快樂,以最高學府台灣大學舉例,在2020年11月連續有3名學生選擇自殺,其他的學校也發生一樣的問題。

每個父母都會對小孩好,但如果不是小孩要的,反而不是愛,而是壓力。

那…何謂幸福?

有意義人生(幸福人生)有兩個要素

  1. 找到自己,做自己。
  2. 關懷他人。

父母很少訓練小孩尋找自己、做自己、為自己負責,大都是『我這樣做都是為你好』的心態而替小孩做決定。

而社群媒體的大眾文化會使『人』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,被匿名權威控制而不自知,會把媒體、流行意見做為自己的意見,導致價值觀隨波逐流:例如選擇科系、買名牌、飲食、旅遊…

小孩在先天不良、後天環境惡劣的影響下,容易失去自主性,但叫小孩做自己不等於是自私自利。

我們希望小孩找到自己的特性,從事適合自己能力的活動,這只是人生精彩的第一步而已,如果努力的目標只有『自己』,這樣的人生並不會精彩。

如果天賦不夠出眾,沒有獨特的興趣和專長,只要有善良、關懷他人的品德,與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,依舊可以活出精采的人生。例如:陳樹菊

古希臘哲學家-亞里斯多德認為道德是幸福最主要的必要條件,而人類是社會性動物,下列三層意義都與道德有關:

  1. 人需要與他人分工合作,才能改善生活條件,擁有更好的生活。
  2.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,分享快樂,快樂就會增加。
  3. 人都需要被肯定、關懷、尊重和愛。

亞里斯多德將朋友分成三種:享樂的朋友、有用的朋友、品德的朋友。

唯有品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,但要如何交到有品德的朋友?

你本身也要有品德。

父母的管教方式

加州柏克萊心理學教授-包潤德,主張父母的管教方式為三種:

  • 威權式:用命令與威脅管教小孩,或是軟性的過度關心。
  • 縱容式:主要用很多情感管教小孩,容易產生溺愛。
  • 權威式:有信心的權威結合推理、公平和愛,用講道理的方式讓小孩心服

理性地來看,權威式的教育對小孩比較好,但父母須具備何種能力才能讓小孩成為有品格的人呢?!

答案是:思辨的能力

自從小孩開始就讀、踏入團體生活,代表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,也就是被同濟、社群媒體影響越來越多。

這很合理的,父母一整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只有下班後吃晚餐到睡覺前的2~3個小時,有些甚至更少。所以父母與小孩的交流越來越少、溝通越來越困難。

所以必須從小就從生活周遭開始機會教育,用講道理的方式訓練小孩思辨的能力,培養出良善的品格。

林火旺教授以小孩子為什麼不能說髒話為例子。

因為小孩在學校想融入同濟,所以言行想和他們一致,但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你不講髒話就排擠你,如果是這樣的話這種朋友也不值得交往。

當小孩聽懂、了解,他就自然不會去說髒話了。

品格決勝負

任何有遠見的父母都看重小孩的品格,遠超過成績。如果小孩的行為不檢點,就算書讀得再高,父母也一輩子替他操心。

真正的成功不是決定於學業、身分地位、事業、財富,而是人生幸福。短期的勝負也許靠學業、運氣或是投機取巧能獲得,但長期的勝負例如人生的幸福,必須靠品格。

良好的品格是無形的財富,無形才能長久 ; 良好品格的人比較容易獲得信賴,也比較容易獲得旁人幫助。所以具備良好品格的人,才能享受人與人之間真心的關懷、相互扶持的喜悅。

心得

聽完之後老P深感覺得:做個合格的父母不容易。

當小孩子出生的那一刻,我們在名義上就是父母,但如何做個合格的父母是要從頭學習的,沒有人一開始就懂得如何教育小孩。

經過這個講座,老P理解小孩子品格與思辯能力的重要性,但要培養小孩子有這些能力的前提是:父母也要有良好的品格與思辯能力。

總不能任何事情都外包給老師吧?!

而講道理的行為,是大腦將雜亂的資訊根據邏輯分析去做區分、整理,然後用口述的方式完整表達出來,並讓對方理解。

用『講道理』的方式從小對孩子做機會教育,讓小孩『理解為什麼』不可以這樣做,這樣他們才能吸收成為正確的觀念。

好的『品格』與說出『為什麼』的道理不容易,但值得父母學習去做。

相關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